返回

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贾东旭偷买票房,何雨柱设计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块钱,一整套家具就要二百多,很多人结婚,开始的时候能有一个柜子就是好的了。

    家中的物件都是以后赚钱了,慢慢的添置。

    要不然一家少了三五个孩子,多了七八个孩子,父母根本没有余力给他们置办太多的物件。

    贾东旭拿着价值500块钱的配方,向易中海邀功。

    “师父,你看,我把兄弟真有本事,竟然把傻柱的配方给搞到手了。”

    易中海看到后面的罂粟就皱眉:“怎么还有这个大烟壳子?”

    “师傅你说这个呀,我特意问他了,这这些卤菜店都偷偷的用这个,卤出来的味道最好,特别受欢迎。”

    “真的吗?咱们先在家试试,要是真的,你就在家卤制,然后出去售卖。”

    现在京城里面虽然有众多的饭庄酒馆,卤肉摊,不过相比于庞大的城城市来说,店铺还是比较少的。

    这就催生了一个古老的行业。

    年龄大的朋友或许也曾经见过挑着挑子卖货的货郎。

    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小时候应该都见过。

    在那个时候也主要是售卖各种日用百货了。

    而这个时候售售卖的东西就比较多。

    剪头的,修脚的,磨菜刀的,卖菜的,卖果子的,卖煤的,卖水的,卖糕点的,只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东西都有人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售卖。

    卖卤肉的也有,还具体的可以分为卖猪头肉的,卖羊头肉的,卖驴肉的,卖马肉,卖狗肉的。

    每一个都有专门进货的网点,多数都是在居民家中有专门从事这个行业的。

    卖的最多的就是售卖猪头肉,也分为城郊两派,城派绝对会背着红柜子,切肉如同羊肉一般的纸薄,郊派则是东南西三个方向的郊区,多数为白柜子郊派切的肉专讲切块。

    二勇交给他配方的时候,就叮嘱他这个是最适合猪猪头肉也是卖的最多的。

    两人商议后,第2天早上易中海跑去买了一个生的猪头,还有半挂下水,回来易大妈和秦淮茹忙活起来。

    贾东旭则是去买了大批的调料,也通过熟人,搞到几个罂粟。

    下午的时候,就开始了卤制,没有一会,阵阵肉香就从厨房里飘出来。

    “闻到这味儿就好吃,看来这配方是真的。”

    贾东旭之前也有些忐忑,担心自己被把兄弟给骗了,这下才放心。

    几个人忍不住趁热喝了吃了一些碎肉,品尝一下。

    “是挺好吃的,不过还没有傻柱卖的好吃。”易大妈尝过之后就说。

    贾东旭想一想说:“可能是咱们没有老汤吧,我听他们说都是用老汤长期熬的,再说咱们的火候掌握的也不好,也没有经验。”

    “说的也是。”

    易中海下班回来之后,几人就献宝一样地汇报了好消息,品尝后说:

    “这个味道也很好了,晚上就在胡同里摆摊卖试试,明天在胡同里溜着卖。”

    贾东旭就指望依靠这个卤猪头肉赚钱呢,最是上心,天色还没有暗下来,就摆在了胡同口。

    南锣鼓巷是一条宽8米,南北700多米的胡同。

    北接鼓楼东大街,南临地安门东大街,这两处街口自然也是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

    贾东旭的摊子就摆在地安门大街进入南锣鼓巷的拐角处,还别说,摊位摆在了路口,慢慢的也就有了生意。

    何雨柱在卖过配方之后,过了几天再次回到四合院。

    “柱子,柱子,我跟你说,出大事了。”闫埠贵总能拦下何雨柱,汇报最近的消息。

    “怎么了?闫大爷?”何雨柱顺手把手中拎了两条鲤鱼递了过去。

    “可了不得,那贾东旭不知道在哪里也搞到了卤肉配方,卤出来的肉可香了,天天生意红火的不得了,都能卖不少的肉呢,就连他娘都吃的胖了一圈。”

    “是嘛,你给我说说是怎么一回事。”何雨柱当做头一回才听到的样子。

    闫埠贵耐心地从头讲起,把贾东旭如何实验,然后开始卤制猪头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现现在可了不得了,下午他们还背着箱子出去走街串巷,晚上就在胡同的南口和北口摆摊,每天都能赚大把的钱。”

    这就是让闫埠贵最气愤的,看到别人赚钱他就难受。

    尤其是闫埠贵现在现在作为管院的大爷,贾东旭都不知道孝敬一些猪头肉,人家何雨柱过来的时候,还隔三差五的给带上两条鱼呢。

    贾东旭就仗着易中海是他师父,根本不把闫埠贵放在眼里。

    别说不送给他吃了,就是拿钱去买,也不优惠,还还说是小本生意不赚钱。

    呸,闫埠贵才不信。

    谁不知道何雨柱就是卖卤肉才发了财,贾东旭卖的也不便宜,这都有脸说不赚钱?

    所以闫埠贵见到何雨柱回来,直接拦了下来,不光是因为两人之间有仇,而且还因为贾东旭

第103章 贾东旭偷买票房,何雨柱设计下(4/6),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